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苏州验厂网 > 行业动态 > 别让塑化剂成玩具出口“杀手”

别让塑化剂成玩具出口“杀手”

      世界各国对玩具塑化剂纷纷说“NO” 

  2005年,欧盟发布2005/84/EC指令,禁止在玩具材料中使用塑化剂,这是最早提出禁止在玩具中使用塑化剂的法规。2008年,美国发布《消费品改进法》(HR4040),明确规定玩具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不得超过0.1%。2009年,欧盟玩具新指令(2009/48/EC)再次明确塑化剂不得在玩具中使用,并将其列入REACH法规。之后,日本、韩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制修定玩具法规,控制塑化剂含量。

  与此同时,塑化剂受限还在广度和深度上加以深化。据了解,近年来,塑化剂受限种类一直在增加,由最早的3P(DEHP,DBP,BBP),到后来的 6P(DEHP,DBP,BBP,DIDP,DNOP,DINP),美国一些州甚至提出8P(即在6P基础上增加了DMP和DHP)。目前,最常用的也是最普遍的就是6P;限制要求也越来越严,从最初受限的三岁以下放入口中的玩具扩展为12周岁以下所有玩具及儿童护理用品。限量从每个项目小于0.1%加严至项目加和小于0.1%。

  在完善法规的同时,各国监管机构还加大了查验力度。据统计,2011年,欧盟REPAX系统和美国CPSC通报的不合格玩具产品中,塑化剂超标成为玩具化学不合格的首要诱因。

  塑化剂缘何成为玩具出口的“一道槛”

  从最早发布的塑化剂限制法规至今已有6年多,玩具企业为何还在这个项目上屡“栽跟斗”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塑化剂在软化塑料上确实有其优良的效果。玩具和儿童用品中屡屡需要用到软塑料。而以邻苯二甲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塑化剂在软化塑料上确实有其它物质不可替代的功效。它成本低效果好,受到国内塑料行业的青睐。

  其次,环保塑化剂有的其实不环保。据有关专家分析,市场上一些环保增塑剂是通过复配方式研制的,但是有的提纯技术差,塑化剂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邻苯二甲酯。在注塑工艺中一旦使用过多,就会导致不合格。

  第三,企业缺少自检自控能力。相比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要求高、成本大,很少企业有自检能力。同时,塑化剂广泛存在各种塑料中,企业防不胜防。

  应对塑化剂企业须“软硬兼施”

  面对国外塑化剂的严峻形势,宁波检验检疫局相关专家认为,应对“塑化剂杀手”,企业须从管理“软实力”和技术“硬实力”两方面着手:

  在管理“软实力”方面,要加强合格供应商管理,对PVC等高风险的原料供应商实施严格的考核,重点考查其工艺中是否使用受限的塑化剂;严格合格供应商采购制度,所有原材料必须在合格供应商中采购;实行高风险原材料批次管理,采购一批检测一批,确保原材料合格。

  在技术“硬实力”方面,要加强企业实验室建设,引进先进仪器和技术人才,提高对塑化剂的自我监控能力;加大替代品开发,尽快找到既符合法规要求又适合产品需要的软性塑料。
[来源:原创] [作者:苏州验厂网] [日期:12-03-08]
验厂全面服务
验厂培训报名 验厂月刊免费订阅 验厂服务在线申请 免费课程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地址: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区兆丰路18号亚太广场1号楼9楼

全国热线:4006-800-016

电话:021-51029391

邮箱:chaowang@tranw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