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CC认证作为全球权威的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体系,其审核重点贯穿整个产业链,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碳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明晰这些重点,是企业通过认证、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本文将深入剖析审核核心内容,为企业提供实用指引。
一、原材料可持续性审核
原材料的可持续性是审核首要环节,需验证来源是否符合ISCC可持续标准。具体包括:
生物质原材料需来自可持续管理的林地或农田,提供土地使用合法性证明,禁止使用非法砍伐或侵占生态保护区的原料。
回收原材料需有明确的回收来源记录,如废弃物产生地、回收流程等,确保符合“闭环回收”原则。
某生物能源企业因无法提供棕榈油原料的可持续种植证明,导致该环节审核未通过。
二、生产过程合规性检查
环保工艺要求
生产环节需采用环保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化工企业需安装废气处理装置,确保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浓度符合当地标准,一般要求≤100mg/m³。
废水处理需达到回用或排放标准,COD值控制在150mg/L以内。某工厂因未达标处理生产废水,被要求整改后重新审核。
资源利用效率
审核关注企业的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需提供单位产品能耗、水耗数据,并与行业基准值对比。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其占比需在报告中明确体现。
三、碳排放管理评估
碳足迹核算
企业需按ISCC要求核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涵盖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等环节。核算方法需符合ISO14064标准,数据需经第三方机构验证。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因碳足迹核算边界不完整,导致该部分审核失分。
减排措施有效性
需制定明确的碳排放减排目标和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使用低碳能源等,并提供措施实施后的减排效果数据。减排量需可量化、可追溯,避免空泛表述。
四、供应链追溯体系审核
供应链需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程可追溯。具体要求:
每批产品需有唯一标识,记录原材料来源、生产批次、运输信息等。
建立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上下游数据共享,确保信息可查询、可验证。
某食品企业因供应链追溯信息断裂,影响了ISCC认证的通过。
五、文件记录完整性审查
核心文件要求
需提供完整的文件记录,包括原材料采购合同、环保审批文件、碳排放核算报告、员工培训记录等。文件需真实、有效,且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记录规范性
记录需清晰、准确,如生产记录需注明时间、负责人、关键参数等。某企业因记录不规范,导致审核员无法核实相关数据,需补充完善后再次审核。
六、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审核
审核关注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包括员工权益保障、劳动安全、社区关系等。需提供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安全生产培训记录等,确保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待遇公平。
七、不合规项整改能力评估
审核不仅检查当前合规状况,还关注企业对不合规项的整改能力。需建立整改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整改措施,并有相关记录证明整改效果。
结语
ISCC认证审核重点覆盖原材料、生产、碳排放、供应链、文件、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企业需全面把控各环节要求。通过认证不仅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更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未来,随着标准不断完善,企业需持续关注审核重点变化,主动提升管理水平。
技术术语注释
ISCC认证: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是一套用于验证生物质、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可持续性和碳足迹的全球标准。
碳足迹:指企业在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COD值: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发布者:david,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a8000cn.com/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