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验厂主要检查哪些方面?

GMP验厂主要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环境、物料管理、人员操作等方面。本文详解各检查要点,助企业了解要求顺利通过审核。

GMP验厂主要检查哪些方面?

​GMP验厂是对企业药品、食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严格评估,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控。了解其主要检查方面,能帮助企业针对性完善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审核。本文将详细解析 GMP验厂的核心检查要点,为企业提供清晰指引。​

一、GMP验厂之质量管理体系检查​

(一)质量体系文件完整性​

GMP验厂首要检查企业是否建立覆盖全生产流程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等。文件需明确各岗位质量职责,且与实际生产操作一致,如原料验收标准需具体到感官、理化指标等可检测项。同时,文件需有修订记录,确保现行版本符合最新法规要求,这是 GMP验厂对体系基础的基本要求。​

(二)质量目标与风险管理​

企业需设定可量化的质量目标,如产品合格率≥99.5%、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 100% 等,GMP验厂会检查目标达成数据及未达标时的改进措施。此外,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识别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点(如无菌灌装污染风险),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体现主动质量管控意识。​

二、GMP验厂之生产环境与设施检查​

(一)厂区与车间布局合理性​

GMP验厂重点检查厂区布局是否符合 “人、物流分离” 原则,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需有效隔离,避免交叉污染。车间内部按生产流程划分区域,如原料预处理区、灌装区、包装区需顺序衔接,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设缓冲设施,压差符合规范(如洁净区相对室外正压≥10Pa),确保生产环境可控。​

(二)洁净度与环境监测​

洁净车间的洁净度级别需与产品要求匹配,如无菌药品生产需达到 A 级或 B 级洁净度。GMP验厂会检查洁净区的温湿度(通常温度 18-26℃,相对湿度 45%-65%)、悬浮粒子、微生物等监测数据,且监测频率需符合规定(如关键区域每日监测),记录需包含超标时的处理措施,证明环境持续符合要求。​

三、GMP验厂之物料管理检查​

(一)原料采购与验收管控​

GMP验厂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名录需包含供应商资质(如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及定期审计记录。原料入库前需按标准验收,如中药材需检查产地、性状及农残检测报告,验收不合格的原料需专区存放并标识 “不合格”,处理记录需完整,防止误用,从源头把控质量。​

(二)物料存储与追溯​

物料存储需分区分类,如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需分库存放,每种物料有唯一代码,标签注明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GMP验厂会核查物料台账,确保账物相符,且能通过批号追溯至供应商、入库日期、领用记录等,实现 “一批原料对应一批成品” 的全链条追溯,这是关键检查项。​

四、GMP验厂之生产过程控制检查​

(一)生产工艺合规性​

GMP验厂要求生产过程严格遵循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如片剂压片速度、颗粒含水量等参数需在规定范围内。现场检查时,会核对操作记录与设备运行数据(如烘箱温度曲线)是否一致,确保工艺参数未擅自变更,对偏差(如混合时间短于规定)需有偏差处理单,分析原因并评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二)关键工序与过程检验​

关键工序(如注射剂灭菌、胶囊填充)需设置监控点,GMP验厂会检查该工序的操作记录、过程检验数据(如灭菌 F0 值)及操作人员资质。过程检验需按频次进行,如每小时检测一次中间产品的 pH 值,检验记录需有检验员签名和复核记录,证明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五、GMP验厂之设备与工具管理检查​

(一)设备选型与校准验证​

生产设备需与产品特性匹配,如口服液灌装设备需具备防滴漏功能。GMP验厂检查设备台账是否包含型号、采购日期、校准记录等,关键设备(如天平、pH 计)需定期校准,校准证书需在有效期内,且校准结果需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如天平精度需满足称量量的千分之一),防止因设备误差导致质量问题。​

(二)清洁与维护规范性​

设备清洁需有明确的 SOP,包括清洁剂种类、浓度、清洁步骤及验证方法(如棉签擦拭法检测残留物)。GMP验厂会检查清洁记录是否完整,包括清洁日期、执行人、效果验证结果,对长期停用设备需有封存记录,确保再次启用前经过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风险。​

六、GMP验厂之人员管理检查​

(一)人员资质与培训​

GMP验厂要求关键岗位人员(如质量负责人、车间主任)需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及工作经验,且有任命文件。企业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内容涵盖 GMP知识、工艺操作、偏差处理等,培训后需考核,记录包含签到表、试卷及成绩,确保员工具备履职能力,如无菌操作岗位人员需通过更衣流程考核。​

(二)人员卫生与行为规范​

洁净区操作人员需按规定更衣(如无菌服需覆盖全身,包括头发、胡须),GMP验厂会检查更衣流程的合规性及员工卫生习惯(如是否佩戴首饰、化妆)。同时,人员健康档案需完整,直接接触产品的员工需每年体检,患有传染病者需调离岗位,防止人为因素污染产品。​

七、GMP验厂之成品检验与放行检查​

(一)检验能力与记录完整性​

企业需具备与产品标准匹配的检验能力,如抗生素类产品需检测效价、无菌性。GMP验厂检查检验记录是否包含所有规定项目(如外观、含量、微生物限度),且数据可追溯(如液相色谱图需保存 6 年以上)。无法自检的项目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需纳入成品检验档案,作为放行依据。​

(二)成品放行管理​

成品需经质量部门审核放行,GMP验厂会检查放行记录是否包含 “三批检验合格”“生产过程无重大偏差” 等结论,且有授权人签字。不合格成品需按程序销毁或返工,处理记录需详细,包括原因分析、处理方式及审批意见,严禁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这是 GMP验厂的底线要求。​

八、GMP验厂之文件与记录管理检查​

(一)记录的真实性与可追溯​

GMP验厂要求所有记录(如批生产记录、检验记录)需及时填写,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修改需划改并签名)。记录需包含足够细节,如配料记录需注明称量人、复核人及所用天平编号,确保任何人可根据记录重现生产过程。电子记录需有权限控制和审计追踪功能,防止篡改。​

(二)记录保存期限合规性​

不同类型记录的保存期限需符合法规,如药品生产记录需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 1 年,医疗器械记录需保存至少 2 年。GMP验厂会检查记录的存放环境(如防潮、防虫)及借阅管理,确保在保存期内记录完好可查,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技术术语注释:​

  • GMP:全称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良好生产规范,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洁净度级别:根据空气中悬浮粒子数量划分的洁净环境等级,常见有 A 级、B 级、C 级、D 级(ISO 8 级至 5 级)。​
  • 偏差处理:指生产过程中出现与规定标准不一致的情况时,所采取的记录、分析、处理及预防措施的过程。

发布者:david,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a8000cn.com/1322/

(0)
daviddavid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